
第一次德國自由行?必知的十個旅遊注意事項!
筆者Kitty曾經揹著背包在德國旅行,後來更在德國居住差不多八年了!去過德國不同大大小小的城市和旅遊區,坐過德國本地交通工具又試過自駕遊。透過本篇文章想向大家分享一下德國旅遊必知注意事項,旅遊時遇上的文化差異和衝擊,希望大家作好準備在德國玩得輕鬆愉快!
1. 電子支付不普及|請準備現金
在香港和台灣,大家習慣使用八達通、優悠卡,絕大部份商店都可以電子支付,超級方便!但是在德國,電子支持不普及,很多德國人仍然覺得使用現金比較保障私隱,不想讓銀行知道他們的行蹤。以我的觀察和理解,主要是二戰納綷時代流傳下來的問題,他們對被獨裁者控制的議題比較敏感。
另外,我猜信用卡公司應該收取小商店很多手續費,因為有很多小商店即使願意收卡,也需要購買至一定金額才可以。來德國探我的一位朋友分享,他在法蘭克福市中心的旅遊區內想買杯咖啡,刷卡要€5以上,因為沒有現金而買不到!
還有,他們的網絡系統經常出包,在2024年時走進羅滕堡一家餐廳,侍應跟我說:「今天網絡出現問題不能刷卡,在入座前請你確定可以現金付款。」總言之,因為電子支付不普及,請大家帶備現金,減少旅途中的不便。
🔗 德國必去景點:羅滕堡🇩🇪|中世紀建築、自由行規劃、打卡位置
需要用到現金的地方主要有小商店、餐廳、路邊攤檔、聖誕市集等。
除了現金,請大家也準備一些零錢如€0.5或€1,例如停車位、洗手間都用得上。
哪裡可以使用信用卡?
在各大超級市場、酒店、加油站、大部份餐廳都可以刷卡的。也有一些餐廳只收現金,特別是土耳其、亞洲和意大利餐廳,可能是逃稅。始終帶著太多現金出遠門會危險,大家能刷卡的地方便刷卡吧!也把現金分開在不同的口袋裡放好,小心扒手!
德國的貨幣
德國的流通貨幣是歐羅(€)不是德國馬克!記得有親人很好出發前給我德國馬克,但那是2002年前的貨幣,現在完全用不著!(很感謝但也笑翻)

2. 德國餐飲禮儀
下單的禮儀
在餐廳坐下來後,侍應一般會為你送上餐單,當你還沒真的把餐廳看懂時,侍應便會先問你想喝點什麼嗎?你可以先點飲料然後再點餐,或者禮貌地告訴對方要一點時間看看就OK。
不要舉手呼喊,不要大力揮手,一切都是眼神和時機!👀
吃飯的禮儀
我知道亞洲人喜歡分享食物,而且覺得德國人的份量很大吃不完,一般來說他們的餐飲文化都是一人一碟不分享,也不會從別人的碟子上拿食物。不過如果大家去旅遊區,也不用太拘謹,點餐時直接跟侍應說我們想分享食物,請他幫我們安排每人一隻碟子就OK!EASY!
乾杯的禮儀
如果你來德國出差,跟德國人吃飯乾杯,他們會喊:Prost!不懂德語沒有問題,記得碰杯時要有眼神接觸,四目交投就有禮貌了!一位德國朋友教我的。

3. 德國小費文化
在德國餐廳應付多少小費?
我知道在美國大家都會付大約15-20%給侍應作小費,因為聽聞他們底薪非常低,甚至有傳付15%小費也遭白眼。不過大家來德國玩,不用花太多心神在小費上——在德國,侍應們都受勞工保障,得到至少最低薪資待遇(甚至更多。給大家參考:2024年德國的最低工資是每小時€12.41)。不是說他們有勞工保障就不用付小費,而是大家付小費時,覺得服務很好便多打賞,如果服務很差,不付也真的可以,不用勉強自己! 懇請大家不要太吝嗇,為了省錢而不付小費,人家服務好的話,就給大約5-10%吧!如果上高級餐廳,就直接付10%吧!
在德國怎樣支付小費?
大家不要把小費放在枱上然後離開,而是在結賬時,直接把你想付的金額告訴侍應。
例子:在餐廳跟侍應說要結賬,他會把單據拿過來,假設一共吃了€55,80(←對啊!德國人把我們日常寫的「點」寫成「逗號」), 可以告訴侍應,我們一共付€60就OK了!Easy!
有趣德國金錢文化
結賬時,侍應會禮貌地問:「getrennt(分開) oder zusammen(一起)?」即使是情侶或夫妻,他們也會這樣問。因為在德國,有些夫婦外出用餐是AA制的!
餐廳小費也有騙案!
我在德國住了差不多八年了,大部份外出用餐經驗也很好,騙案只是發生過一次,感恩我們沒有中招!
話說家人來德國探望,便帶家人去一家正宗的德國菜餐廳吃晚飯。這個世界總害群之馬!見一堆亞洲面孔,以為我們是旅客,想騙我們錢!我們大約吃了€75左右,貓爸說刷卡付€80吧!那位侍應拿卡機過來,上面不是寫€80,而是€180!貓爸當然跟他理論,他說不好意思按錯了?!那有這麼一回事,他的眼神和回應是擺明有心的。最後我們連小費也沒有付!

4. 人有三急|洗手間有收費?
如果有看Emily in Paris就知道了,洗手間門外都坐了一位清潔工人(Ashley Park飾演的Le Dame Pipi!)。她們收取上洗手間的入場費,一般是€0.5-€1。
上廁所也要付費?!憋尿算了!
奉勸大家,來旅行多喝水,身體好,不要為了€0.5-€1搞壞身體,生病了一點都不好玩!而且有收費的洗手間一直有阿姨在打理,真的比較乾淨衛生!免費的一般比較邋遢。還有憋尿一點都不健康。
大家可以帶備一些零錢,以備不時之需。暫時除了公路旁的休息站,都未見過電子支付的洗手間。
省錢的話,有免費洗手間立即使用!例如在餐廳、咖啡館離開前記得使用他們的洗手間。
男女廁的標示:Herren或是Damen?
有些男女廁的標示只有文字,沒有圖案。大家記得Herren是男,Damen是女。
文化衝擊:男清潔工出現在女廁
有男的清潔員進來女廁更換紙巾,我真的傻眼了!居住在德國後發現這個情況也很普遍⋯⋯在英國玩時也遇過⋯⋯自然自言:他們都是打工的,不要想歪。

5. 商店周日會關門|超市也不例外?
Shopping血拼或買伴手禮不要安排在周日或公眾假期,因為連滿足人類基本需求的超級市場和加油站也關門。
2024年初,我們從新天鵝堡回程往飯店時到加油站入油,發現加油站居然沒有開?!那天原來是巴伐利亞的公眾假期,我這位住在黑森的人毫不知情!(對了!德國是聯邦國家,各邦有各自的假期,南部的公眾假期比北部多!)
🔗 德國必去景點:新天鵝堡🇩🇪|童話國王故事、自由行規劃、正宗德國菜餐廳
幸好在油站遇到一位也想入油的德國人,他上網查了一下,告訴我們那裡的油站今天有開,我們也能順利入油!(補充:油站關門的情況不常見,至少我周日在法蘭克福附近都經常找到營業中的加油站,如果剛好有東西要買,也會走進加油站的便利商店購買。)
超級市場也不例外,如果大家想自己煮飯的,請在星期日之前想好餐單,選購好食材。
大家也要留意一下商店的營業時間,一般來說,星期六也會早一點下班。即使周一至周五,基本上晚上八時後,很多商店都關門了,超市一般至晚上九時或十時。大家在出發前可以查詢好想去的商店營業時間,以免撲空。
文化衝擊|換個角度思想
大家應該會覺得商店周日或公眾假期關門,這樣很不方便,剛搬來德國住的時候我也是這樣想的。換個角度,對服務業的上班族來說,他們也能夠在周日陪伴家人,大家每星期有一天能好好休息,也是美好的事!

6. 德國鐵路不準時而且經常誤點?
一直以為德國鐵路很準時,但這是20-30年前的事了!前陣子歐國盃在德國舉行時,荷蘭隊因為火車延誤而錯過了球賽前的新聞發佈會,還得立即轉乘飛機以趕至比賽場館!有夠驚險!這件事讓歐洲人發現原來德國鐵路已經不像以往準時,還經常出包!
告訴大家我最難忘的德鐵驚險體驗:一次我要出遠門,首先坐輕軌(U-Bahn)前往法蘭克福中央車站,再轉乘高速鐵路(ICE)。還有幾個站便到達中央車站了,司機突然廣播,因為他超時工作而「突然」要下班(因為司機若超時工作而太疲勞出現意外,保險不承擔)他廣播請大家全部下車,還建議乘客轉乘TAXI!上到地面TAXI站已經大排長龍,最後我走路走了一個站的路程,然後在另一個車站找到接駁方法。而剛好我要坐的那班高鐵也有延誤的問題(哈哈哈),最後我順利趕上了!
不是想在這裡吐苦水,而是想大家有多些心理準備,特別是好像我這種樣樣都得計劃、喜歡行程表排滿滿的人類,在德國如果玩鐵路旅行,給自己多一些彈性,還有正面一點看, 德鐵總會安全把你送到目的地,問題是遲多久而已!
遇上延誤而接駁班次出現問題,最新的接駁方法可以從手機APP看,大家出發前可預先下載DB Navigator這個APP,查詢班次、月台、誤點等資訊。
路線規劃:注意公共交通工具班次頻密度
周日和公眾假期,除了商店不營業,公共交通工具的班次也會減少的。記得第一次來德國時,還抱著最多一小時一班車的概念(不知道哪裡來的概念),沒有看班次。在貝希特斯加登鹽礦逛完後,也沒有看班次,慢慢地逛紀念品店。之後見到一堆遊客跑向公車站,也不以為意⋯⋯
當我走到公車站時,當下呆了!下一班車是兩小時後!完蛋了!由貝希特斯加登鹽礦到下一個目的地薩爾斯堡只是短短45分鐘車程,但因為復活節假期,兩小時才一班車!薩爾斯堡的行程要改了,可以去的景點變少了。如何kill time好呢?那我們在貝希特斯加登鹽礦的餐廳坐下來吃午餐吧,打算在餐廳坐兩小時,因為外面正在下大雪。誰知!坐了一個小時後,餐廳員工請我們離開,因為復活節假期餐廳也打烊了。(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好好笑)
給很喜歡計劃的完美主義者(我是其中一位):哪有完美的旅行,自由行最重要是隨時隨地變通,學習自我接納,旅行不是要追所有景點,而是在途中多探索、放鬆和得到靈感!
團體邦票上記得寫名字
如果大家玩南德路線,很多人都會選擇買巴伐利亞邦票(Bayern-Ticket),當時我也是這樣玩的!很划算,團體票包五位旅客,基本上有兩位旅客一起買已經平宜了,而且範圍除了德國巴伐利亞邦,還包括奧地利薩爾斯堡(Salzburg)。
那張團體邦票買了後是要出生入死,共同進退一起乘坐的!查票員也會留意大家有沒有寫上名字。寫給香港朋友的話:如果你英文名字不在護照上,就不要寫什麼David Chan、Kelly Leung,請跟著護照寫。(朋友試過撞板)

7. 自駕遊交通規則和差異
加油站沒有人為你服務?
記得在日本沖繩自駕遊時,加油站的服務員連我車頭擋風玻璃都幫我洗乾淨,那一刻真的驚嘆日本人的服務!在德國是另一個世界,服務是什麼?全部都得自己動手做,然後走進店裡向油站員工付錢。雖然第一次做時,會有很多疑問,但嘗試過第一次動手自己做之後,不知道為什麼會有好大成功感!
德國高速公路真的沒有限速?
在德國的高速公路(Autobahn),大家會見到車子在快線開200km/h!安全嗎?合法嗎?
在德國上高速公路後,建議車速是130km/h。我在德國考駕照時,老師教我不能開太慢,因為跟不上大家的車速反而會危險。
合法嗎? 大家可以參考以下這一篇文章,詳細說明了德國交通規則、高速公路無限速、停泊注意事項等。另外,在德國有一條交通規則叫Rechts vor links,意思是右邊駛出來的車有優先權,大家也請了解一下,安全為上!
8. 自來水可以直接飲用嗎?
德國自來水品質
德國自來水的品質是可以直接飲用的。根據德國環境局的官方網站指:
Trinkwasser trinken: Ob gesprudelt oder nicht: Frisches Trinkwasser aus der Leitung kann in Deutschland nahezu ausnahmslos ohne Bedenken getrunken werden. Denn das Trinkwasser in Deutschland besitzt sehr gute Qualität.
(翻譯)飲用水:無論是否有氣泡,在德國從水龍頭接來的新鮮飲用水幾乎無一例外都可以安全飲用。這是因為德國的飲用水品質非常好。
來源:Umweltbundesamt(德國聯邦環境處)
大家可以放心飲用水龍頭的自來水。
德國的自來水一般是天然地下水再經過過濾,可以直接飲用。有些水質偏硬的地區,可能會見到白色小塊的東西,那些是礦物質。如果大家擔心的話,可以把水燒開,也可以選擇購買瓶裝水飲用。
買瓶裝水有按金|如何回收寶特瓶?
在德國購買瓶裝水,店家會多收取按金(德語:Pfand)。
大家可以在各大超市找到自動回收機,把寶特瓶投進去之後可以取得一張超市現金券。我見過有德國人用這張現金券在收銀櫃檯領取現金,我自己就未試過。
如果大家在德國找不到回收的辦法,掉在一般垃圾桶也不要太有罪疚感,因為有些無家可歸的拾荒者會翻垃圾桶找這些寶特瓶拿去換錢。
↓ 如果大家在寶特瓶上看到這個條碼,就代表這個寶特瓶可以回收並取回按金。

(意思:一次性按金瓶,押金 €0.25)
9. 德國日照時數長短
德國四季分明,日照時間在夏季和冬季之間有顯著差異,這對旅遊計劃至關重要。如果你希望享受漫長的白天時光,夏季(特別是靠近夏至時期)是理想的選擇;而如果你不介意更短的白天,可以選擇冬季來體驗聖誕節日氣氛和獨特的冬季景觀。
夏至與冬至的日照對比
德國位於北半球較高緯度地區,夏至和冬至之間的日照時長差異可達 9小時以上。
一天日照時長 | 日出 | 日落 | |
夏至 6月21日前後 | 接近 17小時 | ~04:30 | ~21:30* |
冬至 12月21日前後 | 僅約 7小時 | ~08:00 | ~16:00 |
*夏天的晚上:即使太陽下山後,天色仍會保持一段時間的微光。
夏天和冬天:計劃行程時的建議
了解德國的日照長短有助於更好地安排行程。Kitty個人覺得大家一年四季都可以來德國遊玩,因為德國四季分明,看到的風景是完全不同的景像。
如果夏天來德國的話,溫度相對暖和(其實也有一點冷),一天內可以走的景點比較多,可以安排更長時間的戶外活動,例如:走羅曼蒂克大道、湖區或海邊。
🔗 德國|波登湖Bodensee遊記總覧|景點、行程規劃、交通和住宿資訊
至於冬天來德國可以安排滑雪、室外滑冰、或安排室內活動例如逛博物館、看歌劇、聽音樂會等等,當然還有不能錯過的聖誕市集!
🔗 德國親子滑雪自由行:楚格峰Zugspitze|行程規劃、住宿推薦

(攝於Friedrich-von-Thiersch-Saal, Wiesbaden)

冬季德國旅遊:樂園不是每天開放
↓有一點值得大家留意,就是室外樂園例如Legoland在冬季不是每天開放。大家計劃行程時也要注意了。

10. 在德國自由行使用英語OK嗎?
2015年第一次來德國時我的德語程度是A2,聽懂一點點,能說一點點。
但事實上,當時候的我很怕說德語,主要都是用英語溝通。
記得在前往慕尼黑的飛機上,身邊坐著一位德國年輕女子,我們聊起天來(用英語),她問我為什麼會選擇來德國旅行,還介紹了我幾家本地人認為必去的德國餐廳 。
在名店如Rimowa、LV那些,英語(甚至中文)也沒有問題,暢通無阻!
我好像都沒有遇到什麼語言障礙,不懂的話便拍照使用Google Translate看餐牌,有時需要配合肢體語言。
可預先下載的語言學習&翻譯APP
當然,懂一點點德語會為旅程帶來更多樂趣。
記得在慕尼黑的一家餐廳,我嘗試拿著旅遊書,用當時的爛德文跟著說:”Die Rechnung, bitte!”(意思是結賬),侍應超友善,還教我正確的德文發音。
會說幾句簡單德語即使發音不完美,也能給人留下好印象,打開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的機會。
如果想學德語可以在旅行前下載語言學習APP玩玩,推薦大家Dulingo或Memorise。
即時翻譯APP我推薦Google Translate和DeepL,可以先下載離線模式,減低在外地的數據使用量。字典APP我推薦Linguee和LEO。
基本旅遊德語
我覺得德國的年輕一代英文都很好,在一些旅遊區和大城市,服務人員也很樂意說英語,大家真的不用擔心溝通問題。2024年去羅滕堡,我用德語購票,服務員一直回我英文。我心裡想,其實她可能也不是德國本地人。哈哈!
基本禮貌用語 | |
---|---|
Hallo! / Guten Tag! | 哈囉!/ 你好! |
Guten Morgen / Guten Abend | 早安 / 晚安 |
Tschüss! / Auf Wiedersehen! | 再見!/ 再見,正式場合 |
Bitte. | 請 / 不客氣 |
Danke / Vielen Dank! | 謝謝 / 非常感謝! |
Entschuldigung. | 不好意思 / 對不起 |
問路或尋找服務 | |
---|---|
Wo ist …? | ……在哪裡? |
die Toilette | 洗手間 |
der Bahnhof | 火車站 |
das Hotel | 旅館 |
Gibt es hier in der Nähe …? | 這附近有……嗎? |
einen Supermarkt | 超市 |
ein Restaurant | 餐廳 |
Ich habe mich verlaufen. | 我迷路了。 |
點餐與購物 | |
---|---|
Ich möchte … bestellen. | 我想點……。 |
Haben Sie eine Speisekarte auf Englisch? | 有英文餐單嗎? |
Wie viel kostet das? | 這個多少錢? |
Kann ich mit Karte bezahlen? | 我可以用卡付款嗎? |

德語裡Bad不是英語「壞」的意思,而是溫泉、浴池的意思。德國有很多地方都以Bad取名,這些一般都是有錢的城市。例如整條街道都是名車和以羅馬浴場出名的巴登巴登Baden-Baden、貓王Elvis曾經居住過的Bad Nauheim等等。這間酒店質素一點都不差,但名字對說英語的遊客太好笑了。
總結
以上是Kitty在德國旅遊和定居在德國後的親身經驗,如果內容幫助到你,請電郵訂閱或Follow我的Instagram,以便得到更多德國旅遊靈感和資訊。希望大家在德國玩得開心愉快!

